南京舉辦基層特色眼科適宜技術孵化培訓班暨醫聯體建設實踐論壇
發布日期:2020-11-16
民眾看病難,掛號難,看名專家更難的問題一直以來難以有效破解,近年來,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深入推進,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基層能否接得住留得住,能否滿足民眾對醫療服務高質量需求,考驗基層的服務能力。培育基層醫療人才,造就社區的“名醫名科”是關鍵一環。
11月12至13日,由南京醫院協會、南京市基層衛生協會主辦,南京市各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
眼科醫院承辦的“2020年基層特色眼科適宜技術孵化培訓班暨醫聯體建設實踐論壇”在南京舉行。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江蘇省和南京市基層特色(眼科)孵化中心負責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蔣沁到會并講話。江蘇省衛健委湯蘇川處長、丁遠峰處長、南京市衛健委趙寧副處長、棲霞區衛健委副主任焦瑜及醫聯體研究專家、眼科專家參與專題授課交流研討,推廣眼科適宜技術,關注基層專科建設,共商醫聯體建設舉措。來自基層特色(眼科)孵化單位、眼科醫聯體聯盟單位的眼科醫療骨干100多人參加培訓,線上直播有一千多人點擊觀看。
獻策破解就醫難:培育更多的基層“名醫名科”
如何緩解就醫矛盾,深化醫聯體建設,與會專家各抒己見。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指出:解決轄區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需求,其中推進眼科疾病以及具有眼科癥狀的其他疾病分級診療,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眼科服務能力,是影響分級診療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
他說:要以特色專科孵化中心為基地,通過孵化、培育、輪訓、對口精準幫扶等方式,強化全市基層特色科室建設的技術規范和質量控制,培養基層醫護骨干人才,提高基層臨床適宜技術應用能力和服務水平,造就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醫名科,這樣基層醫療機構才能留得住患者。南京醫科大學眼科醫院一對一幫扶、手把手帶教雨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孵化基地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他要求眼科醫院繼續發揮專科優勢,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方案,扎實抓好進度,確保孵化效果。
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重要講話
江蘇省和南京市基層特色(眼科)孵化中心負責人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蔣沁致詞
聚焦醫聯體:同質化提升,深度融合中發展
本次孵化培訓班和論壇交流最多的就是,如何讓醫聯體真正聯起來,分級診療有效分診,融合發展、同質化提升。江蘇省衛健委基層衛生處湯蘇川處長:醫聯體的核心標準就是技術、管理、信息的同質化。基層強起來,讓特色科室真正強起來,特色專科發展方向就是:拓展寬度,提高精度,彰顯高度,加大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激發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雙方的動力和合作效能。
江蘇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丁遠鋒處長在研討交流時指出:醫療聯合體建設要向縱深深入發展,需要在服務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管理共同體上做文章,在目標上實行四個分開:區域分開,逐步實現區域間醫療服務同質化;城鄉分開,做到大病不出縣;上下分開,強化落實醫療機構的功能作用;急慢分開,逐步形成急慢分治模式。
推廣適宜技術 內容精彩紛呈
本次培訓內容豐富,技術實用,培訓與研討交流相結合。既有孵化中心建設個案經驗的分享,也有醫聯體、“院府合作”在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政策推動方面的宣講,還有商學院從運營管理角度談幫扶的科學發展。適宜技術推廣涉及智慧醫療老年人全程健康管理、人工智能基層眼科應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療指南、白內障、青光眼、干眼的診斷和治療、手術實操視頻講解、近視防控及中醫基層眼科臨床運用等,參會者受益匪淺,培訓研討后還進行了線上結訓考試。
專家授課交流
專家授課交流
專家授課交流



專家授課交流
專家授課交流
專家授課交流
主持人
主持人
設立基層眼科孵化基地,是省、市衛健委為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專科建設和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南京醫科大學眼科醫院作為江蘇省和南京市兩級基層眼科孵化基地,目前共有省級基層孵化對象8個,南京市基層孵化對象8個,眼專科醫聯體聯盟成員100多個。醫院把提高孵化單位醫療骨干業務能力作為主要抓手,通過進修、培訓、專家手把手傳幫帶等短、小、快方式,解決基層缺少白內障手術醫生尤其是奇缺超聲乳化手術醫生,以及手術醫生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